近日,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委批準發布了GB20665-2015《家用燃氣快速熱水器和燃氣采暖熱水爐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國家標準,并將于2016年6月1日起實施。
據標準主要起草人、中國標準化研究院研究員陳海紅介紹,目前全國共有快速燃氣熱水器企業400余家,年產1500余萬臺,熱水器制造業正在向能源利用率更高的冷凝式、環保型產品轉型升級,關鍵零部件已實現自主研發,更加適合我國居民生活習慣和水電氣等使用條件,國產產品占絕大部分市場,部分產品出口到國際市場。目前全國共有采暖爐企業100多家,年產150余萬臺。
熱水器及采暖爐是家用產品中能耗大件,對節能減排、改善環境起到重要作用。熱水器和采暖爐能效標準和能效標識制度分別于2007年7月1日和2008年3月1日實施,極大地推動了產品能效水平的提高,2011年能效1級的產品達到備案數量的8.8%,2級產品達到備案數量的79.6%,3級產品下降到備案數量的11.6%。2012年1級產品的比例達到了26.08%,2級產品的比例為63.14%,1級和2級產品加一起的比例達到了89.22%,3級產品的比例下降到只有10.78%。
國家監督抽查結果顯示,各級能效產品的比例遠低于能效標識備案的數據,主要由于大量中小城市和農村市場中低端產品的存在,急需對標準進行修訂。修訂后的標準主要有3個方面的變化。一是對熱水器和采暖爐的能效等級劃分,因為能效等級劃分可以向消費者提供產品的總體能效信息,并且可以作為實施用能產品能效標識的技術依據。修訂后的能效等級仍分為3級,與2006版各等級能效指標中針對額定負荷和部分負荷分別規定了限定指標不同,各等級能效指標采用取額定負荷和部分負荷熱效率值的較大值和較小值的方式,分別規定了下限值,既保證了產品的熱效率能夠穩定在一個合理的區間,達到節能目的,同時更符合產品的特性。二是對熱水器和采暖爐的能效限定值要求的變化,由2006版的84%提高到86%,并規定較小值不能低于82%,市場準入門檻有了大幅提高,作為國家淘汰高耗能產品的依據可以更好地防止能效低的產品進入市場。三是對熱水器和采暖爐的節能評價值要求的變化,將冷凝熱水器定位在1級更高能效的產品。因此,將2級產品熱效率較大值的下限定在89%。1級能效只有冷凝式產品能夠達到,將熱水器熱效率較大值的下限定在了98%,采暖爐熱水狀態下熱效率較大值的下限定在了96%,采暖狀態下的較大值下限定在了99%。
通過對廠家及檢測中心反饋1000多組數據的分析,按照新的能效指標,各級產品所占的比例相比之前有了較大的變化,1級和2級產品由能效標識備案型號的90%占比減少到70%,將有8%左右的產品達不到新版標準限定值要求將遭淘汰。考慮到備案產品和企業送檢樣品同實際生產銷售的產品的能效會有所差異,實際產品的能效水平應當更低一些。
據陳海紅介紹,本標準是在進行了大量的實驗和數據分析基礎上,充分考慮了我國燃氣熱水器和燃氣采暖爐產業的總體發展狀況和技術水平以及消費者的利益修訂的,對提高我國燃氣熱水器和燃氣采暖爐產品能源利用效率、促進企業技術進步、加強節能管理等發揮重要作用。《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