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修訂207項服務業地方標準,并以試點建設推進標準的貫徹實施,河北全省共創建國家級服務業標準化試點單位和省級標準化試點單位252家,取得了明顯效果。”“十二五”期間,河北省著眼提高全省服務業的服務水平和競爭力,不斷加強標準的制修訂工作,滿足現代服務業發展需要的標準體系正逐步形成。
適應時代發展的服務業標準是規范服務業發展,提升服務業能力和質量水平,打造服務行業品牌的重要抓手。據河北省質監局有關負責人介紹,河北省制修訂的207項服務業標準主要體現在4個方面:一是圍繞公共服務亟須規范的領域,制修訂《市縣鄉村四級政務服務體系建設規范》《12345市長熱線服務規范》等48項公共服務標準;二是重點圍繞現代物流、商貿服務、科技服務等生產性服務業,制修訂《軟件開發項目造價評估規范》《連鎖藥店藥品配送服務規范》等56項生產性服務標準;三是圍繞社區服務、養老服務、旅游等生活服務業為重點,制修訂《老年人生活能力評估規范》《公園無障礙設施設置規范》等67項生活性服務業標準。四是為加強生產安全、生態保護等,制修訂《學校安全管理規范》《特種設備使用安全管理規范》等36項安全生產類標準。這些標準的發布和實施,對于加強服務業市場規范化管理,提高服務行業整體水平發揮了重要作用。
為推動服務業標準貫徹實施,形成行業競爭力,河北省質監局大力開展服務業標準化試點工作。截至目前,全省共創建國家級服務業標準化試點單位和省級標準化試點單位252家,其中,國家級試點15家,省級試點237家。
保定市政務服務中心自2011年被確定為全省“服務業標準化示范單位”后,保定市委辦公廳印發了《保定市推進政務服務中心標準化建設實施方案》,按照“管理規范、服務質量良好、顧客滿意度高”的要求,緊緊圍繞“服務質量目標化、服務方法規范化、服務流程程序化、服務質量數量化”目標,來規范政務服務行為,建立了以服務通用基礎分體系、服務保障標準分體系、服務提供標準分體系和服務崗位工作標準分體系為主要內容的標準體系,包含25個子體系、573項政務服務標準。起草了《行政(審批)服務規范》標準(DB13/T 1473-2011)和《為民服務全程代辦工作規范》標準(DB13/T 2107-2014)兩項河北省地方標準,分別填補了河北省政務服務和基層為民代辦服務領域的空白,成為河北省各地市政務服務和為民代辦服務遵循的典范。2012年年底,該中心被國家標準委確定為國家級服務業標準化試點建設單位;今年5月28日,順利通過了國家標準委組織的中期評估驗收。他們的做法在全國政務公開政務服務工作現場會進行了現場交流發言,“河北省推進三級平臺,深化兩個代辦工作現場會”在保定市召開推廣其經驗做法,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新聞聯播》欄目對此進行了報道。
此外,張家口市殯葬管理處服務業標準化試點建設得到國家民政部的高度評價。承德避暑山莊、邯鄲市政務服務中心、涉縣一二九師陳列館、、金山嶺長城、南戴河國際娛樂中心等單位,按照GB/T24421系列國家標準的要求,建立了服務通用基礎標準體系、服務保障標準體系和服務提供標準體系,收集國家、行業和地方相關標準以及制定企業標準達5000多項。試點單位做到了一切工作有程序、一切程序有控制、一切控制有標準、一切標準有監督,達到了覆蓋無縫隙,過程無障礙,使企業的規范化和制度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試點單位不僅增加了企業的知名度和美譽度,還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有力地提高了該省服務業整體水平和市場競爭力,培育了服務品牌,帶動了行業健康發展。
據了解,為做好試點工作,河北省質監局一方面以督導促建設。按照“年有計劃,季有進度,月有調度”試點工作思路,利用會議培訓、到試點單位指導和專家釋疑、指導相結合等方式,加強了對15個國家級服務業標準化試點和237個省級試點單位的督導,保證了試點項目建設有序推進。另一方面以評估促落實。服務業標準化試點的評估,通過成立專家組、聽取匯報、查閱資料、現場察看、評估打分、形成評估結論等方法,幫助試點單位分析試點建設取得的成績和存在的不足,在持續改進中強化了試點單位制定標準和實施標準的需求,提升了服務機構的服務質量、服務效率和社會效益,促進了試點單位搜集、制定完善服務通用基礎標準、服務保障標準和服務提供標準三大標準體系,并通過實施運行和持續改進,促進了服務業相關標準的貫徹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