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一小塊蔬菜樣品,先進行清洗、切碎,再加入相應試劑,最后放入食品安全快速檢測箱內耐心等待,很快就能看到檢測結果。在中和街道新華農貿市場的食品快速檢驗室快檢室里(以下簡稱“快檢室”),檢測員蔣萍正在進行農藥殘留項目的檢測……近日,記者從成都高新區環境保護與城市綜合管理執法局(以下簡稱“成都高新區環城局”)了解到,成都高新區在農貿市場建立了快檢室,對產品進行快速檢測、把關,通過引入第三方檢驗檢測機構輔助食品安全靶向執法,讓消費者買得放心、吃得安心。
“一般10分鐘左右就能初步判定樣本的特定檢測項目是否合格。”蔣萍介紹,這樣的例行檢測,每天要進行幾十次。樣品到達后,檢測人員會在樣品上加貼唯一編號,且此編號將成為樣品“身份證”貫穿檢測始終。食品種類不同,具體檢測方法也不相同,檢測人員會根據不同食品有針對性地進行多方面檢測,包括蔬菜、水果的農藥殘留量,糧油肉蛋、乳制品、水產品的違禁添加及藥物殘留等,污染物、非食用物質、添加劑、致病性微生物等項目是對所有食品檢測的重點。
“快檢室免費對公眾開放,市民如果對購買的蔬菜不放心,可到快檢室進行檢測。”成都高新區環城局相關負責人說,快檢結果一方面會反饋給送檢者,另一方面也會上傳至系統后臺、市場顯示屏以及食藥監部門,市民通過掃描二維碼,就能知道食品安全相關信息。如果在檢測中發現問題,食藥監部門會及時介入,執法人員將聯合市場,對不合格產品依法進行登記、銷毀;同時,督促市場對檢測結果進行詳細記錄,追本溯源。此外,監管執法人員還會在農貿市場、大型商超、餐館、食堂、快餐店等銷售終端開展風險監測抽檢,由具有食品檢驗資質的第三方檢驗檢測機構進行實驗室檢驗。
截至目前,成都高新區快檢室已覆蓋轄區30個農貿市場,預計今年將完成1900余批次食品安全第三方風險監測抽檢,并將根據風險監測抽檢結果開展風險預警。成都高新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可以此分析食品安全形勢,建立適合成都高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食品安全檢驗檢測和風險防控體系,保障消費者“舌尖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