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動車排放污染已引起人們的關注
隨著機動車保有量的迅速增長,機動車尾氣排放已成為城市大氣中重要的污染源。宜賓新聞網記者日前從市環境保護局了解到,為進一步加強宜賓市機動車污染防治,改善空氣環境質量,宜賓將新建5個機動車環保檢測站,同步建立機動車排污監控平臺。宜賓市環境保護局污染防治科副科長劉斐表示,按照相關要求,宜賓將全面啟動機動車環保檢測及在用機動車環保標志發放,并在中心城區逐步推行“黃標車”限行。
5個環保檢測站覆蓋全市
“一輛黃標車的污染物排放量最高能達國Ⅴ標準車輛的28倍。”市環保局污染防治科副科長劉斐告訴宜賓新聞網記者。
4月21日,宜賓市環保局開始以公開招商方式向社會征集機動車環保檢測機構建設運營商,包括宜賓市、宜賓縣、江安縣、高縣、珙縣5個機動車環保檢測站。其中宜賓市機動車環保檢測站擬建于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覆蓋翠屏區、南溪區,其余4個縣級環保檢測站輻射相鄰縣。
為加強全市機動車環保檢測站全過程的監督管理,宜賓市還將同步建設機動車排污監控平臺,并實現與省級機動車排污監控平臺和全市各機動車環保檢測機構聯網。
“屆時,將對全市車輛開展強制性的環保檢測。”劉斐說。
環保檢測的方法更科學
新的機動車環保檢測站建成后,環保檢測方式將由傳統的“怠速法”升級為“工況法”,即指按照常用的工況模型測量或檢測汽車燃油、排放等性能的一種試驗方法。工況法環保檢測能夠檢測一氧化碳、碳氫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等多種污染物。
自2012年11月20日開始,宜賓市已全面開展新注冊機動車環保標志核發工作。截至2014年底,全市共計核發新注冊機動車環保標志64605張(具有該標志的車輛被稱為“綠標車”),核發率長期穩定達100%,和成都市、綿陽市等并列全省第一。
從2013年10月1日起,宜賓全市已全面執行國家機動車污染排放標準,對達不到國Ⅳ排放標準的重型柴油汽車(壓燃式發動機,總質量大于3500Kg)、汽油車(點燃式發動機),達不到國Ⅴ排放標準的燃氣汽車,公安交通管理部門不予辦理注冊登記手續,環境保護部門不予核發機動車環保檢驗合格標志。
黃標車將限行并逐步淘汰
黃標車是污染排放大戶。一輛黃標車的單車污染物排放量為國Ⅲ車的14倍,國Ⅴ車的28倍。
現有的黃標車將如何處理?劉斐稱,在下一步工作中,宜賓將在中心城區劃定黃標車限行區域,逐步限制、淘汰黃標車。
黃標車淘汰工作在宜賓市機關及事業單位中已先行一步。2013年10月15日,宜賓市直機關事務管理局、市財政局、市商務局、市公安局會商制定了市級黨政機關、事業單位黃標車淘汰工作方案,要求公務用車中的黃標車在2015年年底前全部淘汰完畢,并要求被淘汰的黃標車一律回收拆解報廢處置,不得以任何理由拍賣或轉讓。
“黃標”與“綠標”。(圖據大連晚報)
環保不達標怎么辦?
其它城市經驗或可借鑒
目前,宜賓機動車環保檢測的具體措施和辦法還未出臺,檢測將如何進行還不得而知,但近來,國內一些大城市已有機動車環保檢測的先行經驗,或可成為宜賓的參考。
解放日報4月23日報道,上海市實施對老舊車輛提前淘汰的補貼政策,根據相關要求,黃標車每3個月進行一次尾氣排放檢測,注冊時間已滿10年的老舊車輛每6個月進行一次尾氣排放檢測,尾氣排放檢測不達標的車輛,不得發放環保合格標志,不得上路行駛。
鄭州日報4月24日報道,鄭州市在日常道路行駛中,環保部門聯合公安交管部門采取流動站點上路抽檢的辦法,及時查驗超標車輛,發現不合格的由公安部門暫扣機動車行駛證,環保部門責令限期治理并復檢。
黃標車也有升級為綠標車的先例。黃標車“黃改綠”是指對部分車況較好、殘存價值較高的國Ⅱ排放標準柴油黃標車,通過加裝尾氣凈化設備,使其顆粒物排放達到國Ⅲ以上標準的綠標車水平,同時換發“黃改綠”標志的黃標車治理改造方式。據齊魯晚報2014年12月9日報道,青島市環保局會同公安、財政等部門聯合印發《青島市黃標車“黃改綠”工作方案》,12月17日起,符合條件的國Ⅱ黃標車車主可以自愿申請治理改造。
名詞解釋:黃標車
黃標車,高污染排放車輛的別稱,是新車定型時排放水平未達到國Ⅰ排放標準的汽油車和未達到國Ⅲ排放標準的柴油車的統稱。這類在用車經環保定期檢驗,達到相關在用車排放標準的,核發黃色環保檢驗合格標志,可以上路行駛。因其貼的是黃色環保標志,因此稱為黃標車。黃標車由于單車排放高,應優先管控和淘汰。